读音

    qǐng

    同音字

    拼音为qǐng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

    基础解释

    1.请求:~教。~假。~人帮忙。你可以~老师给你开个书目。 2.邀请;聘请:催~。~客。~医生。~人作报告。 3.敬辞,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:您~坐。~准时出席。 4.旧时指买香烛、纸马、佛龛等。 5.姓。

    详细解释

    〈名〉

    1. 通“情”。情况,实情

      上下请通。——《墨子·尚同中》

      四璧而知请。——《管子·白心》

    〈动〉

    1. (形声。从言,青声。本义:拜访)

    2. 同本义

      请,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  使人为秋请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传》。集解引律云:“秋曰请。”

      不得入朝请。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

      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复谢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  公卿相造请禹。——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

      又如:请谒(拜见)

    3. 请求;要求

      请,求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三》

      墓地不请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      夫请者,非可诒托而往也,必亲之者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定公元年》

      臣是以无请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     请为王吹竽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诸说上》

      曹刿请见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     力请客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  又如:请命乞身(请求离职退休);请一个示(请求指示);请了训(请求训示);请蠲(请求免除田赋);请期(婚礼之一,在行聘之后,请求女家同意婚期);请咨(请求给予咨文);请和(求和);请托(走后门;拉关系)

    4. 询问

      摈者去请事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注:“犹问也。”

      又如:请仙(扶乩求仙,以卜休咎);请日(卜问吉日);请故(诘问其事故);请罪(责问对方己有何罪)

    5. 召;邀请

      战则请从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     又如:请唤(请召呼唤);请会(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);请召(招请);请逆(请人往迎);请卖爵子(即请爵卖子);请香头(请巫婆下神);请不将(请不了;不能请)

    6. 宴请 。

      如:请你们来吃晚饭;宴请(设宴招待);请状(请帖。邀请客人的通知);请客

    7. 问候 。

      如:请病(看望、问候病人)

    8. 告诉

      主人答,再拜,乃请。——《仪礼》。郑玄注:“请,告也,告宾以射事。”

    9. 愿意 。

      如:请顺(愿意归顺);请服(愿意顺服)

    10.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

      请说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
      请从吏夜归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      请先言人之老少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      又如:请进来;请喝茶吧

    11. 请教,请示

      请所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   按字解释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489

    词典解释

    请-汉语大词典

    请(I)q?ng
    ㄑ〡ㄥˇ
    〔《广韵》七静切,上静,清。〕
    1.谒见;拜谒。
    ●《墨子·号令》:“豪杰之外多交诸侯者,常请之。”
    ●孙诒让间诂:“《说文·言部》云:‘请,谒也。’”
    ●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厉王有材力,力能扛鼎,乃往请辟阳侯。”
    ●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皇后自知罪恶深大,朝请希阔。”
    颜师古注:“请,谒也。”
    2.请求;要求。
    ●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﹝武姜﹞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亟请于武公,公弗许。”
    ●唐刘餗《隋唐嘉话》卷下:“昆明池者,汉孝武所穿,有蒲鱼利,京师赖之。中宗朝,安乐公主请焉。帝曰:‘前代已来,不以与人。’”
    3.祷祝。参见“请病”。
    4.询问。
    ●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宾牟贾起,免席而请曰:‘夫武之备戒之已久,则既闻命矣,敢问迟之迟而又久,何也?’”孔颖达疏:“此一经是宾牟贾问词也。”
    ●宋叶适《草庐先生墓志铭》:“少而广问博请,长而探幽索微,老而愈勤,穷而益信,其学既明矣。”
    ●京剧《渡阴平》第二场:“艾敢请妙策,恭听号令。”
    参见“请事”。
    5.问候。
    ●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﹝陈平﹞常燕居深念。陆生往请,直入坐,而陈丞相方深念,不时见陆生。”
    ●裴骃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请,若问起居。”
    ●宋王安石《与王禹玉书》之一:“顾某不肖,私门多故,又奔走职事,不得继请左右。”
    ●废名《讲究的信封》:“会面了,除了请一声‘李先生’之外,他说不出一句话。”
    6.告诉。
    ●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宾出迎,再拜。主人答,再拜。乃请。”
    郑玄注:“请,告也。告宾以射事。”
    ●《晏子春秋·谏上二》:“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:‘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?臣以致无礼之实也。’”
    ●吴则虞集释引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请,告也。”
    ●南朝齐王琰《〈冥祥记〉自序》:“诘旦造寺,具以所梦请爱公。爱公乃为开殿,果见此像在殿之东,如梦所睹,遂得像还。”
    7.召;延请。
    ●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于是公子请朱亥。”
    ●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夫人请我别无话。”
    ●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话说向知府听见摘印官来,忙将刑名、钱谷相公都请到跟前。”
    ●孙犁《澹定集·〈善闇室纪年〉摘抄》:“父亲为了使我的国文进步,请了街上一位潦倒秀才,教我古文。”
    8.宴请。
    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顾荣在洛阳,尝应人请,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,因辍己施焉。”
    ●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李募事却见许宣请他,到吃了一惊,道:‘今日做什么子坏钞?’”
    9.敬辞。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件事而请求对方允许。
    ●《论语·颜渊》:“颜渊曰:‘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’”
    ●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不韦虽贫,请以千金为子西游,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,立子为适嗣。”
    10.敬辞。希望对方做某事。
    ●元关汉聊《谢天香》第三摺:“[正旦云]二位姐姐请坐。”
    ●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正是无聊的很,贾兄来得正好。请入小斋,彼此俱可消此永昼。”
    ●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那么,请做诗罢,再会!”
    11.敬辞。用以代替某些动词。表示恭敬、慎重,或使语气委婉。
    ●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只听一棒锣鸣,诸乐齐奏,早有人请过一张大圈椅来,放在灵前,凤姐坐下放声大哭。”
    ●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包公一时动怒,请了大刑,用夹棍套了两腿,问时仍然不招。”
    ●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九:“快走吧!我不知道什么小崔、小孙,也不管他们的事!请吧,我忙得很!”
    12.敬辞。特指买佛龛神像、佛道经典、礼神用品等。
    ●《宋书·隐逸传·沈道虔》:“至四月八日,每请像,请像之日,辄举家感恸焉。”
    ●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七:“先请几部经来,焚香持诵。”
    ●清洪升《长生殿·私祭》:“此间观主,昨自西京购请道藏回来。”
    ●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刘老头子马上教祥子去请一堂苹果。”
    13.敬辞。其具体意义随文而异。向尊者报告情况或提出某种建议,然后请求指示。
    ●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赵相初除都督中外军事,孙叔诣参政时为学士,当制,请曰:‘是虽王导故事,然若兼中外,则虽陛下禁卫三衙皆统之,恐权太重,非防微杜渐之意。’”
    请(II)qing
    ㄑ〡ㄥˋ
    〔《广韵》疾政切,去劲,从。〕
    朝会名。
    ●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及后使人为秋请。”
    ●裴骃集解引孟康曰:“律,春曰朝,秋曰请,如古诸侯朝聘也。”
    ●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“赐诸侯王……宗室子孙在京师奉朝请者黄金。”
    请(III)qing
    ㄑ〡ㄥˊ
    〔《广韵》疾盈切,平清,从。〕
    1.认领;接受。
    ●唐韩愈《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,官藏其货,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,尽没有之。”
    ●宋王安石《答曾公立书》:“始以为不请,而请者不可遏;终以为不纳,而纳者不可却。”
    ●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沈百五》:“百五乃尽散家财,不请帑藏,运米数千艘,由海道送京。”
    2.通“情”。实情;情况。
    ●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夫众人耳目之请。”
    ●孙诒让间诂:“请即情之假借。”
    ●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正名而期,质请而喻。”
    ●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:“请,读为情。情,实也。言本其实而晓喻之也。”
    3.通“情”。实在;的确。
    ●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若使鬼神请有,是得其父母姒兄,而饮食之也,岂非厚利哉;若使鬼神请亡,是乃费其所为,酒醴粢盛之财耳。”
    ●孙诒让间诂:“请,毕本改‘诚’,云旧作‘请’。”
    4.通“情”。情感。
    ●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。”
    张湛注:“请当作情。情所感无远近幽深。”
    请(IV)qīng
    ㄑ〡ㄥ
    〔《集韵》亲盈切,平清,清。〕
    通“清”。
    参见“请靓”、“请室”。

    请-康熙字典


   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請
    ★【唐韻】七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靜切【正韻】七靜切,𠀤淸上聲。【說文】謁也。【廣雅】求也。【玉篇】乞也,問也。【增韻】祈也,扣也。【書·湯誥】以與爾有衆請命。【左傳·僖十年】余得請於帝矣。【禮·曲禮】請業則起,請益則起
    ◎又【王制】墓地不請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𢷤者出,請事入告。【前漢·張湯傳】造請諸公,不避寒暑。【師古註】請,謁問也。
    ◎又【爾雅·釋詁】告也。【禮·昏義】納徵請期。【註】請昏姻之期日也。
    ◎又【韻會】漢請室,請罪之室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造請室而請罪耳。
    ★又【集韻】親盈切【正韻】七情切,𠀤音淸。亦謁也,祈也
    ◎又受也。
    ◎又【類篇】《前漢·賈誼傳》請室,亦讀平聲。
    ★又【廣韻】疾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正切,𠀤情去聲。【說文】義同
    ◎又【廣韻】延請。
    ◎又【正韻】漢制,春曰朝,秋曰請,如古諸侯聘禮也。【史記·吳王濞傳】使人爲秋請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時會朝請。
    ◎又【韻會】朝請,漢官名。張禹首爲之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,正七品上曰朝請郞。
    ★又【廣韻】疾盈切【集韻】慈盈切,𠀤音情。【類篇】受言也。
    ◎又【韻會】禮昏義請期,徐音情。【周禮·秋官·條狼氏註】大夫受命以出,餘事莫不復請。劉音情。
    ◎又【轉注古音】《史記》《禮書》請文俱盡。【註】徐廣云:古情字多假借作請,諸子中多有之。【荀子·成相篇】聽之經,明其請。【註】請當爲情。聽獄之經,在明其情。

    出处

    引证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33

    故事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50

    造句

    接龙

    组词

    qǐng

    1、[请问]qǐng wèn

    敬辞,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:~这个字怎么读?

    2、[请求]qǐng qiú

    1.说明要求,希望得到满足:~援助。他~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。 2.所提出的要求:领导上接受了他的~。

    3、[请安]qǐng ān

    1.问安。 2.打千儿。

    4、[申请]shēn qǐng

   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,提出请求:~书。~助学贷款。

    5、[不请自来]bù qǐng zì lái

    不用邀请自己前来,多指不速之客。

    6、[请客]qǐng kè

    请人吃饭、看戏等。

    7、[邀请]yāo qǐng

   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。

    8、[敬请]jìng qǐng

    自己对别人说的词,与请一词差别不大,表示对对方的恭敬。恭敬地希望。

    9、[聘请]pìn qǐng

    请人承担工作或担任职务:~教师。~专家指导。

    10、[请来]qǐng lái

    1.用信、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,召唤。 2.派人去叫。

    11、[请勿]qǐng wù

    请求不要。

    12、[请教]qǐng jiào

    请求指教:虚心向别人~。我想~您一件事。

    13、[提请]tí qǐng

    提出并请求:~上级批准。~大会讨论通过。

    14、[请假]qǐng jià

    因病或因事请求准许在一定时期内不做工作或不学习:因病~一天。他请了十天假回家探亲。

    15、[宴请]yàn qǐng

    设宴招待:~外宾。

    16、[请示]qǐng shì

    (向上级)请求指示:这件事须~上级后才能决定。

    17、[烦请]fán qǐng

    敬辞,表示请求:~光临。

    18、[请见]qǐng jiàn

    1.请求接见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吕却 畏偪,将焚公宫,而弑 晋侯。寺人 披 请见,公使让之,且辞焉。”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仪 封人请见,曰:‘君子之於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’从者见之。” 2.宋 代士人的一种礼节。宋 王闢之《渑水燕谈录·杂录》:“国初袭 唐 末士风,举子见先达,先通牋刺,谓之请见。既与之见,他日再投启事,谓之谢见。” 3.相见。请,敬辞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 使请战,曰:‘子以君师辱於敝邑,不腆敝赋,詰朝请见。’” 4.邀请会见。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十一:“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,说总理请见。当天晚上,我们到他家里--就在外交部。”

    19、[恳请]kěn qǐng

    诚恳地邀请或请求:~出席。~原谅。

    20、[请托]qǐng tuō

    请求和托付(别人办事):说情~。接受他人~。

    21、[报请]bào qǐng

    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或请求:~上级批准。

    22、[请愿]qǐng yuàn

    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,或改变某种政策措施。

    23、[请柬]qǐng jiǎn

    请帖。

    24、[请辞]qǐng cí

    是请求辞职的简称,可以独用,也可接相应职务。

    25、[请缨]qǐng yīng

    《汉书·终军传》记载,汉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(也作南粤,在今两广等地)劝说南越王前来朝见。终军说:“我愿意领取一长条缨,一定把南越王绑着押到皇帝脚下来。” 后来就把自告奋勇,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的行动叫请缨。缨:绳子,带子。

    26、[有请]yǒu qǐng

    客套话,表示主人请客人相见。

    27、[吃请]chī qǐng

    接受邀请(多指对自己有所求的人的邀请)去吃饭:~受贿。

    28、[请帖]qǐng tiě

    邀请人参加典礼、出席会议、观看演出等送去的通知。

    29、[恭请]gōng qǐng

    恭敬地邀请。

    30、[雇请]gù qǐng

    出钱请人替自己做事:~厨师。

    31、[约请]yuē qǐng

    邀请:~几位老同学到家里聚一聚。

    32、[促请]cù qǐng

    催促并请求:~上级早作决定。

    33、[请赏]qǐng shǎng

    请求给予奖赏:邀功~。

    34、[请战]qǐng zhàn

    请求上级准予参加战斗:~书。主动~。

    35、[请罪]qǐng zuì

    自己犯了错误,主动请求处分;道歉:负荆~。

    36、[呈请]chéng qǐng

    用公文向上级请示:~立案。~院部核准。

    37、[延请]yán qǐng

    请人担任工作(多指临时的):~律师。~家庭教师。

    38、[吁请]yù qǐng

    呼吁并请求:~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。

    39、[声请]shēng qǐng

    申请。

    40、[回请]huí qǐng

    被人请后(如请吃饭等),还(huán)请对方。

    近义词

    反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