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

    de

    同音字

   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de的字

    基础解释

    1.用在定语的后面。a)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。b)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。c)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,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,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。谁~介绍人?d)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,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,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。2.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“的”字结构。a)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。菊花开了,有红~,有黄~。b)指某一种人或物。c)表示某种情况、原因。无缘无故~,你着什么急?d)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“的”字做宾语,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。e)“的”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、形容词等,连用这样的结构,表示有这样的,有那样的。说~说,笑~笑。大~大,小~小。3.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。4.用在陈述句的末尾,表示肯定的语气。5.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,表示“等等、之类”的意思。老乡们沏茶倒水~,待我们很亲热。6.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。a)表示相乘。b)表示相加。7.。

    详细解释

    〈助〉

    1. 用在定语后,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[-ic,-ve…]。

      如:红色的气球;小小的进步

    2. 用在定语后,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[of,'s]。

      如:中国的水稻;农民生活的提高

    3. 〈代〉 pron.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,构成“的”字结构,代替所指的人或物。

      如:卖菜的;吃的

    4. 助词。“的”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、形容词等,连用这样的结构,表示有这样的,有那样的。

      如:推的推,拉的拉

    5.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,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、地点、方式等。

      如:谁买的书?;他是昨天进的城;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

    6.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,表示“等等、之类”的意思。

      如:破铜烂铁的,他捡来一大筐

    7.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,表示肯定的语气。

      如: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

    8.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

    9. [口]∶表示相乘。

      如: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,合十五平方米

    10. 〈方〉∶表示相加。

      如:两个的三个,一共五个

    11. 同“得”,后面带补语

      那知进了园门,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。——《老残游记》

    12. 同“地”( de)。用在状语后,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

    13. 另见 dí;dì

    〈名〉

    1. (形声。本作“旳”,从日,勺声。本义:鲜明、明亮的样子)

    2. ∶箭靶的中心目标。

      如:众矢之的;有的放矢

    3. ∶鲜明的样子

      朱唇的其(语气词)若丹。——战国楚· 宋玉《神女赋》

    4. 另见 de,dí

    〈副〉

    1. 确实;实在

      不因霜叶辞林去,的当山翁未觉秋。——秦观《淮海集》

      又如:的对;的据(真凭实据);的觉(果然;的确);的是(的确是)

    2. 必定;一定 。

      如:的决(处决;处斩);的的(特意)

    3. 另见 de;dì

    1. 的 [de]2. 的 [dì]3. 的 [dí]

    的 [de]

    〈助〉

    1. 用在定语后,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[-ic,-ve…]。

      如:红色的气球;小小的进步

    2. 用在定语后,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[of,'s]。

      如:中国的水稻;农民生活的提高

    3. 〈代〉 pron.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,构成“的”字结构,代替所指的人或物。

      如:卖菜的;吃的

    4. 助词。“的”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、形容词等,连用这样的结构,表示有这样的,有那样的。

      如:推的推,拉的拉

    5.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,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、地点、方式等。

      如:谁买的书?;他是昨天进的城;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

    6.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,表示“等等、之类”的意思。

      如:破铜烂铁的,他捡来一大筐

    7.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,表示肯定的语气。

      如: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

    8.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

    9. [口]∶表示相乘。

      如: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,合十五平方米

    10. 〈方〉∶表示相加。

      如:两个的三个,一共五个

    11. 同“得”,后面带补语

      那知进了园门,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。——《老残游记》

    12. 同“地”( de)。用在状语后,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

    13. 另见 dí;dì

    的 [dì]

    〈名〉

    1. (形声。本作“旳”,从日,勺声。本义:鲜明、明亮的样子)

    2. ∶箭靶的中心目标。

      如:众矢之的;有的放矢

    3. ∶鲜明的样子

      朱唇的其(语气词)若丹。——战国楚· 宋玉《神女赋》

    4. 另见 de,dí

    的 [dí]

    〈副〉

    1. 确实;实在

      不因霜叶辞林去,的当山翁未觉秋。——秦观《淮海集》

      又如:的对;的据(真凭实据);的觉(果然;的确);的是(的确是)

    2. 必定;一定 。

      如:的决(处决;处斩);的的(特意)

    3. 另见 de;dì

    按字解释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489

    词典解释

    的的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    【的的】dìdì 明亮;清楚。南朝 陈 徐陵《在北齐与杨仆射书》:“至于铛铛晓漏, 的的宵烽。”

    的的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    【的的】dídí 实在;的确。 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:”吾牺牲百死而不辞,而使汝担忧,的的非吾所忍。“

    出处

    引证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33

    故事


    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50

    造句

    接龙

    组词

    de

    1、[小的]xiǎo de

    1.旧时平民、差役对官绅自称之词。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:“大人,小的是 东京 差来的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那掌舵的道:‘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。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,小的大胆就吃了。’”邓之诚《骨董三记·朱衣道人案》:“据 傅青主 供称:小的名 山,字 青主,原是 太原府 生员。”洪深《赵阎王》第六幕:“老爷别把小的当做凶手,小的没有杀人呀!” 2.用为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之词。巴金《家》十八:“﹝ 高忠 ﹞等主人骂得够了,才慢慢地说:‘小的在街口上等了好久,都不见一条龙灯来。’” 3.旧时对仆从的称呼。元 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小的一壁厢刲羊宰猪,安排筵席者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八回:“小的们,都出去把那山上烧酥了的碎石头与我搬将起来堆着。” 4.小孩子;少年。元 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二折:“兀那妇人,你抱着这箇小的丢在地下,去了可又回来,数番不止,你必是暗昧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四回:“且説本县有个小的,年方十五六岁……取名叫做 鄆哥。”沙汀《卢家秀》:“三个小的,我早就把他们安顿睡了。”

    2、[别的]bié de

    暂未释义

    3、[恁的]nèn de

    见“恁地”。

    4、[的颡]de sǎng

    白额。

    5、[的实]de shí

    真实;确实;实在。

    6、[伍的]wǔ de

    等等;之类;什么的:买个篮子,装点东西~。铅笔、橡皮、笔记本~。

    7、[审的]shěn de

    1.详细;周密:详~。~慎。 2.审查:~稿。~核。 3.审问;讯问处理案件:~讯。~判。 4.知道:未~近况如何? 5.文言副词。的确;果然:~如其言。

    8、[圆的]yuán de

    描画在眉额间的彩色圆点。古代妇女的一种妆饰。

    9、[的亲]de qīn

    指血统最接近的亲属。的,通“嫡”。

    10、[虚的]xū de

    犹虚实。

    11、[的烁]de shuò

    光亮、鲜明貌。

    12、[妈的]mā de

    粗俗的骂人用语。

    13、[的博]de bó

    山名。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。唐 李商隐《五言述德抒情诗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》:“寄辞收 的博,端坐扫搀抢。”宋 陆游《书愤》诗之二:“远戍十年临 的博,壮图万里战 皋兰。”

    14、[指的]zhǐ de

    确切指明。

    15、[主的]zhǔ de

    主要目标。

    16、[的礰]de lì

    光亮、鲜明貌。

    17、[的识]de shí

    确切的认识。

    18、[的役]de yì

    妥当的差役。

    19、[晓的]xiǎo de

    晓得。

    20、[详的]xiáng de

    详细确实。

    21、[微的]wēi de

    指婴儿双目稍具视力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故人生而不具者五:目无见,不能食,不能行,不能言,不能施化。三月微的而后能见,七月而生齿而后能食,朞年髑就而后能行,三年脑合而后能言,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。”

    22、[的对]de duì

    贴切的对句。宋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寇莱公 在中书,与同列戏云:‘水底日为天上日。’未有对。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,因请其对,大年 应声曰:‘眼中人是面前人。’一坐称为的对。”宋 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不可参以异代》:“尝有人面称公诗‘自喜田园归 五柳,最嫌尸祝扰庚桑’之句,以为的对。”明 胡应麟《诗薮·闰馀中》:“盖 太液 切冰,长杨 切柳,本天生的对。”清 俞樾《茶香室丛钞·枯松太保》:“独 王宗裕 立枯松下,未尝自言。时人谓之‘枯松太保’,与 冯异 称‘大树将军’,可谓的对。”

    23、[的砾]de lì

    光亮、鲜明貌。

    24、[的系]de xì

    确是。

    25、[刷的]shuā de

    见“刷地”。

    26、[文的]wén de

    骏马的一种。毛色鲜明有文采,白额。的,通“馰”。

    27、[的款]de kuǎn

    确定可靠的款项。

    28、[刬的]chǎn de

    见“剗地”。

    29、[的色]de sè

    的色亦为“得瑟”,通常形容人得意忘形。

    30、[表的]biǎo de

    1.标的,箭靶。比喻攻击目标。 2.比喻榜样。

    31、[翠的]cuì de

    1.古代妇女饰物的一种。 2.青绿明澈貌。

    32、[落的]luò de

    即落得,落到。

    33、[认的]rèn de

    1.认得。 2.承认。

    34、[忽的]hū de

    见“忽地”。

    35、[士的]shì de

    英语stick的音译。手杖。

    36、[绰的]chuò de

    犹忽的。忽然,一下子。

    37、[厌的]yàn de

    亦作“厌地”。猛地;突然;忽然。厌,通“奄”。

    38、[的颅]de lú

    见“的卢”。

    39、[的据]de jù

    确实可信的依据。

    40、[的应]de yìng

    定当。

    1、[目的]mù dì

    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;想要得到的结果:~地。~是想探索问题的由来。

    2、[有的]yǒu dì

    〈动+名〉有目标。

    3、[标的]biāo dì

    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。如合同标的、诉讼标的。合同标的大多数是物,也有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,如买卖合同的标的是物,加工承揽合同的标的是行为。诉讼标的属于诉讼请求的范围。

    4、[的卢]dì lú

    亦作“的颅”。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。

    5、[的历]dì lì

    光亮、鲜明貌。

    6、[鹄的]gǔ dì

    1.箭靶子的中心;练习射击的目标:三发连中~。 2.目的。

    7、[新的]xīn dì

    鲜明,常用来描写花色。

    8、[未的]wèi dì

    未达目的,未看到。

    9、[堋的]péng dì

    1.分水堤(中国战国时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所创建)。 2.射击瞄准用的土墙。 丧葬下土。

    10、[准的]zhǔn dì

    准、的都是箭靶,即射击目标,故引申为标准。

    11、[端的]duān dì

    1.多见于早期白 话。 2.底细;详细的情况:不知~。 3.果然;的确:~是好。方知~有虎。 4.究竟;到底。例 :这人~是谁?

    12、[可的松]kě dì sōng

    英语音译词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。药用的可有机合成。主要用于抗炎、抗毒素、抗过敏等。

    13、[阿的平]ā dì píng

    黄色苦味粉末,2-甲氧-6-氯-9-(α-甲基-δ-二乙基胺-丁基)-氨吖啶的二盐酸盐。曾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,现已被氯喹取代。

    14、[众矢之的]zhòng shǐ zhī dì

    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。矢:箭。的(dì):箭靶子。

    15、[一语中的]yī yǔ zhòng dì

   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。同“一语破的”。

    16、[无的放矢]wú dì fàng shǐ

    没有目标乱射箭。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不看对象,不结合实际,盲目乱来。

    17、[一发破的]yī fā pò dì

    发:射出;的:箭靶的中心。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。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。

    18、[质的飞跃]zhì dì fēi yuè

    人的某方面进步很大。

    19、[冰解的破]bīng jiě dì pò

   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

    20、[移的就箭]yí dì jiù jiàn

    移动箭靶靠近箭。比喻曲意迁就。

    1、[的确]dí què

    完全确实;实在:他~是这样说的。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。

    2、[的当]dí dàng

    恰当;非常合适:这个评语十分~。

    3、[的证]dí zhèng

    确凿的证据。

    4、[的见]dí jiàn

    肯定的正确的见解。

    5、[的真]dí zhēn

    的确;确实;逼真。

    6、[産的]chǎn dí

    犹依旧,照样。元 无名氏《猿听经》第一折:“想俺这读书的,空有经纶济世之才艺,产的在此穷暴之中,好是伤感人也呵。”参见“剗地”。

    7、[的论]dí lùn

    正确的论断。

    8、[剗的]chǎn dí

    见“剗地”。

    9、[的卡]dí kǎ

    的确良卡其的简称。也作涤卡。

    10、[説话的]shuō huà dí

    说书人的自称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説话的因甚説这春归词?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説话的,如何不説计策出?管教下回便见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説话的,为何今日讲这两三个故事?只为自家要説那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。”

    11、[不毬的怎]bù qiú dí zěn

    方言。不怎么好。《陕北民歌·腊月梅花香》:“图你的人才不毬的怎。”

    12、[的一确二]dí yī què èr

    形容明明白白,确确实实。

    1、[的士]dī shì

    小型出租汽车。

    近义词

    反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