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会意。从屮(象草木初生),毒声。本义:毒草滋生)
毒物;毒纯洁
毒,厚也,害人之草,往往而生。——《说文》
聚毒药,以共医事。——《周礼·医师》
又如:服毒;下毒;毒汁,毒矢(毒箭);毒尽癍回(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);毒女(染有病毒的女子);毒熨(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);毒弩(发射毒箭的弩弓);毒虺(毒蛇,毒虫);毒恶(指有毒的生物。
如:毒蛇、蝎子等);毒蝮(指蝮蛇);毒螫(指毒汁、毒素)
祸患,祸害 。
如:毒患(祸患);毒乱(祸乱);毒浪(恶浪。比喻动乱,灾难)
苦;苦痛
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,弗忍荼毒。——《书·汤诰》。孔传:“荼毒,苦也,不能堪忍虐之甚。”
罪恶 。
如:毒乱(为恶作乱;破坏扰乱)
姓
毒害
以此毒天下。——《易·师》
或同系,情罪重者反出在外,而轻者、无罪者罹其毒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毒老鼠;毒人(毒害别人);毒化(利用毒品残害人们。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);毒瘾(吸毒的癖好。因吸毒而失业,贫穷潦倒);毒钩(指某些动物[如蝎子]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)
伤害;危害 。
如:毒祸(危害;伤害);毒螫(毒害;危害);毒贼(残害,伤害)
怨恨,憎恨
今虽死乎此,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,又安敢毒耶?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毒情(怨仇);毒恨(痛恨;憎恨);毒苦(怨恨);毒孽(犹痛恨);毒情(犹冤仇)
通“督”。治理
有毒的;恶性的
呼嘘毒疠,往往而死者相藉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如:毒卉(毒草);毒虫(使人害病的虫);毒蝤(有毒的梭子蟹);毒鱼口(也称便毒、横痃,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);毒蛇螫手,壮士解腕(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);毒孽(深重的罪孽);毒病(恶性病症);毒症(毒病);毒肿(毒性肿块);毒疮(恶性疮疡);毒利(恶疾)
厚;多 。
如:毒赋(繁重的赋税);毒炽(毒气盛炽)
暴烈;猛烈 。
如:毒毒(酷烈);毒燎(烈火)
指极盛的热气 。
如:毒暑(酷热的夏天)
厉害;甚于
有九折坂,夏则凝冰,冬则毒寒。——《水经注·河水》
又如:毒严(严寒)
狠;狠毒 。
如:毒着儿(毒手;毒辣的法子);毒切(狠毒严酷);毒恶(狠毒凶恶);毒口(恶毒的语言)
- 毒 [dú]
(会意。从屮(象草木初生),毒声。本义:毒草滋生)
毒物;毒纯洁
毒,厚也,害人之草,往往而生。——《说文》
聚毒药,以共医事。——《周礼·医师》
又如:服毒;下毒;毒汁,毒矢(毒箭);毒尽癍回(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);毒女(染有病毒的女子);毒熨(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);毒弩(发射毒箭的弩弓);毒虺(毒蛇,毒虫);毒恶(指有毒的生物。
如:毒蛇、蝎子等);毒蝮(指蝮蛇);毒螫(指毒汁、毒素)
祸患,祸害 。
如:毒患(祸患);毒乱(祸乱);毒浪(恶浪。比喻动乱,灾难)
苦;苦痛
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,弗忍荼毒。——《书·汤诰》。孔传:“荼毒,苦也,不能堪忍虐之甚。”
罪恶 。
如:毒乱(为恶作乱;破坏扰乱)
姓
毒害
以此毒天下。——《易·师》
或同系,情罪重者反出在外,而轻者、无罪者罹其毒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毒老鼠;毒人(毒害别人);毒化(利用毒品残害人们。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);毒瘾(吸毒的癖好。因吸毒而失业,贫穷潦倒);毒钩(指某些动物[如蝎子]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)
伤害;危害 。
如:毒祸(危害;伤害);毒螫(毒害;危害);毒贼(残害,伤害)
怨恨,憎恨
今虽死乎此,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,又安敢毒耶?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毒情(怨仇);毒恨(痛恨;憎恨);毒苦(怨恨);毒孽(犹痛恨);毒情(犹冤仇)
通“督”。治理
有毒的;恶性的
呼嘘毒疠,往往而死者相藉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如:毒卉(毒草);毒虫(使人害病的虫);毒蝤(有毒的梭子蟹);毒鱼口(也称便毒、横痃,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);毒蛇螫手,壮士解腕(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);毒孽(深重的罪孽);毒病(恶性病症);毒症(毒病);毒肿(毒性肿块);毒疮(恶性疮疡);毒利(恶疾)
厚;多 。
如:毒赋(繁重的赋税);毒炽(毒气盛炽)
暴烈;猛烈 。
如:毒毒(酷烈);毒燎(烈火)
指极盛的热气 。
如:毒暑(酷热的夏天)
厉害;甚于
有九折坂,夏则凝冰,冬则毒寒。——《水经注·河水》
又如:毒严(严寒)
狠;狠毒 。
如:毒着儿(毒手;毒辣的法子);毒切(狠毒严酷);毒恶(狠毒凶恶);毒口(恶毒的语言)
读音
dú基础解释
1.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。2.害,伤害。3.凶狠,猛烈。4.恨,以为苦。详细解释
〈名〉
〈动〉
〈形〉
1. 毒 [dú]
〈名〉
〈动〉
〈形〉
按字解释
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489
词典解释
毒毒-汉语大词典毒毒1.酷烈。
●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夏天三伏,毒毒的太阳晒着。”
2.狠狠。
●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阿Q越想越气,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,毒毒的点一点头。”
毒(I)du
ㄉㄨˊ
〔《广韵》徒沃切,入沃,定。〕
1.毒物。
●《易·噬嗑》:“噬腊肉,遇毒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毒者,苦恶之物也。”
●《文选·左思〈蜀都赋〉》:“戟食铁之兽,射噬毒之鹿。”
刘逵注:“有神鹿,两头,主食毒草,名之食毒鹿,出云南郡。”
●唐韩愈《县斋读书》诗:“南方本多毒,北客恒惧侵。”
●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三回:“不料说这里的姑娘服毒死了,他就气得乱嚷乱叫。”
2.特指鸦片、海洛因等毒品。如贩毒、吸毒。又喻指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。如:封建遗毒。
3.投毒。
●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秦人毒泾上流,师人多死。”
●北周王褒《从军行》之一:“牧马滨长渭,营军毒上泾。”
●唐皮日休《药鱼》诗:“何必重伤鱼,毒泾犹可作。”
4.用毒物杀害。
●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有白石焉,其名曰礜,可以毒鼠。”
●《新唐书·长孙无忌传》:“皇太子建成毒王,王病,举府危骇。”
●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汝父既与他同宿,被他毒了,想就死在那房里的了。”
5.伤害;危害。
●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莫余毒也已。”
●汉王符《潜夫论·断讼》:“不则髡其夫妻,徙千里外剧县,乃可以毒其心而绝其后,奸乱绝,则太平兴矣。”
●《明史·朱纨传》:“未几,海寇大作,毒东南者十余年。”
●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既盗我邦之珍宝,又毒我国之身灵。”
6.祸患,祸害。
●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乃不畏,戎毒于远迩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毒为祸患也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暨于暴秦烈火,势炎昆冈,而烟燎之毒,不及诸子。”
●廖仲恺《支援江门油业工人通电》:“吾辈工人,利害与同,岂能任此横行,长为吾辈工人之大毒。”
7.罪恶。
●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楚王方侈,天或者欲逞其心,以厚其毒而降之罚,未可知也。”
●唐欧阳詹《怀忠赋》:“天生彼辛兮,用歼覆于夏家,欲悠悠而罔极,毒浩浩其无涯。”
8.怨恨,憎恨。
●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行篡》:“死者不毒,夺者不愠。”
●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每念灵帝,令人愤毒。”
李贤注:“毒,恨也。”
●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余悲之,且曰:‘若毒之乎?余将告于莅事者,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’”
9.担忧;患苦。
●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仙圣毒之,诉之于帝。”
●殷敬顺释文:“毒,病也。”
●晋陆云《逸民赋》:“毒万物之喧哗兮,聊渔钓于此泽。”
●宋沈辽《和颖叔蓬莱阁》:“海上仙山豪,泛泛随狂潮。仙人毒其危,禺强资巨鳌。”
10.苦楚。
●晋袁宏《后汉纪·桓帝纪上》:“欲犯王怒,触帝禁,伏于两观之下,陈写痛毒之冤,然后登金镬,入沸汤,虽死而不恨。”
●宋苏轼《与朱鄂州书》:“去岁夏中,其妻一产四子,楚毒不可堪忍,母子皆死。”
●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自有历史以来,中国人是……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,也都身受过。”
11.厚;多。
●《书·微子》:“天毒降灾荒殷邦,方兴沈酗于酒。”
●清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·以双声叠韵字代本字例》:“《尚书·微子篇》‘天毒降灾荒殷国’,《史记·微子世家》作‘天笃下灾亡殷国’。笃者,厚也,言天厚降灾咎以亡殷国也。笃与毒,亡与荒皆叠韵,此以叠韵字代本字之例也。”
12.暴烈;猛烈。
●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臣观吴王之色,类有大忧,小则嬖妾、嫡子死,不则国有大难,大则越入吴。将毒,不可与战。”
韦昭注:“毒犹暴也。言若猛兽被毒悖暴。”
●《西游记》第四一回:“他两个只管论那妖精的手段,讲那妖精的火毒。”
●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四:“八月的一天,太阳正毒,母子俩在望不见屯落的大道上走着。”
13.指极盛的热气。
●汉王充《论衡·言毒》:“夫毒,太阳之热气也。”
●宋王谠《唐语林·豪爽》:“时暑毒方甚,上在凉殿坐后,水激扇车,风猎衣襟。”
●清侯方域《止贾三兄过禹州书》:“且七月秋阳方炽,雨潦时行,上冒炎毒,下苦湿蒸。”
14.指酷刑。
●《后汉书·陈禅传》:“及至,笞掠无筭,五毒毕加。”
●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全刑者曰械,曰镣,曰棍,曰拶,曰夹棍。五毒备具,呼謈声沸然。”
15.犹甚于。
●唐李白《北上行》:“杀气毒剑戟,严风裂衣裳。”
●唐王建《送张籍归江东》诗:“五月天气热,波涛毒于汤。”
16.狠;狠毒。
●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父亲便将小的毒咬一口,咬落耳朵。”
17.古印度刑法之一。
●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拒违所犯,耻过饰非,欲究情实,事须案者,凡有四条:水、火、称、毒……毒则以一羖羊,剖其右髀,随被讼人所食之分,杂诸毒药置剖髀中,实则毒发而死,虚则毒歇而稣。”
18.通“熟”。成熟。
●《老子》:“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长之育之,亭之毒之,养之覆之。”
●高亨正诂:“毒当读为熟……音同通用。”
19.通“督”。治理。
●《易·师》:“以此毒天下,而民从之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:“毒,治也。”
20.通“窦”。门户。
●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无门无毒,一宅而寓于不得已,则几矣。”
陈鼓应今注引奚侗曰:“‘毒’当作‘窦’,音同相假。《左襄十年传》:‘王叔之宰曰:“荜门闺窦之人。”是‘门’、‘窦’连文之证。’”21.用同“纛”。大旗。
●宋罗泌《路史·后纪五·疏仡纪一》:“故五旗五麾六毒,而制其阵。”
●元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四摺:“两员将各自寻门路,整彪躯轮巨毒。”
毒(II)dai
ㄉㄞˋ
〔《集韵》待戴切,去代,定。〕
见“毒冒”。
出处
引证
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33
故事
Warning: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() in /home/wwwroot/conkoo.com/cidian.php on line 550
造句
接龙
组词
dú
1、[毒手]dú shǒu
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:下~。险遭~。
2、[狠毒]hěn dú
凶狠毒辣:心肠~。阴险~的家伙。
3、[毒辣]dú là
(心肠或手段)狠毒残酷:阴险~。手段~。
4、[恶毒]è dú
(心术、手段、语言)阴险狠毒:用心~。~攻击。
5、[中毒]zhòng dú
1.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出现的疾病状态。中毒方式有接触、吸入、食入等。人体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、农药中毒和煤气中毒等。 2.比喻思想受到蛊惑。
6、[消毒]xiāo dú
1.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方法杀灭或清除致病的微生物:~剂。病房已经消过毒了。 2.清除流毒。
7、[毒打]dú dǎ
残酷地打;狠狠地打:遭到~。他被人~了一顿。
8、[病毒]bìng dú
1.比病菌更小的病原体,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。没有细胞结构,但有遗传、变异等生命特征,一般能通过能阻挡细菌的过滤器,所以也叫滤过性病毒。天花、麻疹、牛瘟等就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。 2.指计算机病毒。
9、[毒品]dú pǐn
指作为嗜好品用的 、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。包括鸦片、吗啡、海洛因、大麻、可卡因、冰毒、摇头丸 等。常用成瘾并对人体有严重毒害。
10、[毒素]dú sù
1.某些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,例如蓖麻种子中含的毒素,毒蛇的毒腺中所含的毒素等。有些毒素毒性很猛烈,能造成死亡。 2.比喻言论、著作中对思想意识有腐蚀作用的成分:封建~。
11、[吸毒]xī dú
吸食或注射鸦片、海洛因、可卡因、大麻等毒品。
12、[有毒]yǒu dú
网络流行词汇,该词的含义并不单一,一方面类似于常见的一个网络词“魔性”的意思,形容事物带来某种精神污染的魔力,让人就像中毒了一样变得魔幻、上瘾。
13、[解毒]jiě dú
1.中和机体内有危害的物质。 2.中医指解除上火、发热等症状。
14、[毒性]dú xìng
毒的性质或相对程度。
15、[贩毒]fàn dú
贩卖毒品。
16、[无毒]wú dú
不是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。出自中药学术语。指药物无攻邪作用,性味和平者,多属调理扶正之品。
17、[梅毒]méi dú
性病的一种,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。症状是:初期,出现硬性下疳,发生淋巴结肿胀;第二期,出现各种皮疹,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;第三期,皮肤、黏膜形成梅毒瘤,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。有的地区叫杨梅疮。
18、[毒药]dú yào
能危害生物体生理机能并引起死亡的药物。
19、[毒舌]dú shé
不中听的、恶毒的话。
20、[缉毒]jī dú
检查贩卖毒品行为,缉捕贩毒犯罪嫌疑人:~斗争。~人员。
21、[剧毒]jù dú
强烈的毒性:砒霜有~。
22、[毒害]dú hài
1.用有毒的东西使人受害:吸烟对人的~很大。黄色录像~人们的心灵。 2.能毒害人的事物:清除~。
23、[杀毒]shā dú
1.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药品杀死致病的微生物;消毒。 2.用特别编制的程序清除存在于软件或存储载体中的计算机病毒。
24、[毒蛇]dú shé
有毒的蛇,头部多为三角形,能分泌毒液,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。如蝮蛇、白花蛇等。毒液可供药用。
25、[毒瘤]dú liú
指恶性肿瘤。
26、[毒气]dú qì
1.旧称毒瓦斯。气 态的毒剂。 2.泛指有毒的气体。
27、[毒物]dú wù
有毒的物品。
28、[毒瘾]dú yǐn
吸毒的瘾:戒掉~。
29、[防毒]fáng dú
防止毒物对人畜等的危害:~面具。
30、[毒死]dú sǐ
下毒,用毒药杀害。
31、[毒资]dú zī
用来购买毒品的钱;贩毒所得的钱:公安机关破获一起贩毒案,缴获~近五十万元。
32、[热毒]rè dú
中医病症名。即温毒。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。也是疔疮、丹毒、热疖等急性热病的统称。
33、[毒液]dú yè
有毒的液体:毒蛇头部的毒腺分泌~。
34、[下毒]xià dú
用毒药杀害。
35、[蛇毒]shé dú
毒蛇体内所含的有毒物质。提炼后可入药。
36、[五毒]wǔ dú
1.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五种动物。旧俗端午节在床下墙角洒雄黄水祛五毒。 2.指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期,资本家在其经营中的五种违法行为。即行贿、偷税漏税、盗窃国家资财、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。1952年开展的“五反”运动就是反对这五毒的。
37、[毒杀]dú shā
用有毒的物质杀死。
38、[服毒]fú dú
吃毒药(自杀)。
39、[毒酒]dú jiǔ
含有麻醉药或毒药的酒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扁鹊 遂饮二人毒酒,迷死三日,剖胸探心,易而置之。”汉 刘向《列女传·周主忠妾》:“主父 自 卫 仕於 周 二年,且归。其妻淫於邻人,恐 主父 觉,其淫者忧之。妻曰:‘无忧也,吾为毒酒封以待之矣。’”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·邛都》:“长贵 闻之……即聚兵起营臺,招呼诸君长,多酿毒酒,欲先以劳军,因袭击 尚。”
40、[流毒]liú dú
1.毒害流传:~四方。~无穷。 2.流传的毒害:肃清~。封建礼教的~,千百年来不知戕害了多少青年男女。